新闻动态
从产品输出到文化体验——解码中医药出海新范式
发布日期:2025-06-25 05:55    点击次数:180
 

6月12日,中非传统医药产贸合作对接活动在长沙国际会议中心正式拉开帷幕。此次活动作为第四届中国-非洲经贸博览会的重要组成部分,吸引了来自非洲多国以及中国的众多中医药企业、研究机构、行业协会和政府代表的积极参与,共同探讨中非传统医药领域的合作与发展。

IMG_256

中医药出海迎来黄金机遇

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、局长余艳红在开幕式上的讲话,不仅系统阐述了中国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布局,更揭示了中医药“走出去”与“引进来”并行的国际化新范式。

当前,中非合作已成为中医药出海的重要突破口。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将传统医药合作纳入“十大伙伴行动”,明确了中非合作的路径。中国已与阿尔及利亚、加纳等10国签署传统医学合作备忘录,并在科摩罗、津巴布韦等国设立中医药中心,复方青蒿素抗疟项目更成为中医药惠及非洲的典范。

余艳红提到,湖南不仅成功举办中非中医药合作论坛,还主导建设了津巴布韦中医药中心,推动30余种中药饮片和4种中成药在非洲注册,形成“产业+贸易+医疗”的全链条合作模式。

中非智慧共煎全球健康新方

在“走出去”的同时,中国也积极吸纳非洲传统医药的智慧。活动中,多位非洲代表提到,非洲拥有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,如南非的博士茶、加纳的苦木等,但缺乏现代化开发能力。中方提出的联合研发、技术转移等合作模式,为非洲传统医药的产业化提供了可能。

中非传统医药合作既能满足非洲民众的健康需求,也为中国药企开拓新兴市场创造机遇。

作为本次活动的协办单位,东阿阿胶也在会上分享了其在传统医药领域的深厚底蕴与创新实践,以及对于促进中非传统医药产贸合作的独到见解与积极贡献。

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、总裁孙金妮以“胶融共生 链启未来 ”为主题,勾勒出三千年阿胶扬帆出海的创新图景。面对全球健康产业新浪潮,这家中华老字号正以科技为刃破壁国际标准,以文化为桥贯通文明认知,更以产业链共建扎根非洲沃土,开辟中医药国际化新航道。

在东阿阿胶的出海战略中,科技创新是打破文化隔阂的“金钥匙”。东阿阿胶作为拥有深厚历史底蕴的中医药企业,在出海过程中坚持文化与产业“双轮驱动”,该举措不仅提升了东阿阿胶的国际品牌知名度,也为中医药在肿瘤辅助治疗领域赢得了国际认可。

以岭药业也在中医药出海进程中,走出了一条极具特色的道路。据该公司董事、副总经理张蕴龄介绍,其创立的“中医络病学”新学科,是传统中医药理论与现代医学成果深度融合的结晶。这一创新性理论体系,为心脑血管病、呼吸系统疾病、糖尿病等重大疾病的防治提供了新思路,也成为以岭药业产品出海的核心竞争力之一。

其在中医药国际化征途上的探索,恰似一剂精心配伍的复方良药,多层次、多维度推动中医药深度融入世界卫生健康体系。这条出海之路昭示着:中医药的全球化不是单向输出,而是以文明互鉴为舟楫,以实证疗效为罗盘的双向奔赴。

中医药“花式”展出受追捧

此次活动期间,举办了多场专题论坛、产品展示和商务对接等活动,吸引了众多中医药企业和非洲代表的积极参与。活动现场,双方就中医药的研发、生产、销售以及市场推广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,并达成了多项合作协议。

1005d18c6db900310705dc858d8add8

活动还设置了传统医药展示区。浓郁的药香与现代展陈设计相得益彰,来自中国的多家中医药企业和医疗机构,正在用全新的方式向非洲友人讲述着东方智慧的故事。

展区中央,一排排设计时尚的中医药改良产品格外引人注目。艾草颈椎贴、中药热敷袋、穴位按摩器等“新国潮”养生单品,巧妙地将传统功效与现代生活需求相结合。来自肯尼亚的贸易代表琳达拿起一款发热艾草锤反复试用:“这些产品既保留了中医药的精髓,又符合现代人的使用习惯,在我们国家一定会大受欢迎。”

(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禹爱华、龙军)